

本站沒有特定的主題, 可能是從網路上找到的文章、心得、軟體, 也可能是自己的心得或所見所聞。
之前貼過一篇textimage軟體,
http://yhlintw.blogspot.com/2006/01/textimage.html#links
今天又逛到一個可以把jpg檔轉成文字(也可轉成html)的工具
名稱叫jp2a(jpg2ascii)
原來還是有人寫這種東西的,
網站在:
http://jp2a.sourceforge.net/
可下載到win32的執行檔,圖片,指令如下(供自己下次參考):
jp2a --color --html --background=dark --size=60x30 -html-fill
--output=jp2a_msjh.html newmsjhmark.jpg
註:以上是一整行,圖片也可以是以http開頭網頁上的圖
--color 代表上色
--html 轉成html
--html-fill 每個字元加上背景顏色(應該會好看一點)
--background=dark | light 似乎是網頁的背景顏色 dark=黑 light=白
--size=60x30 是指文字的60欄30列,因為英文字的 高度>寬度 ,所以如果是1:1的圖,寬比高2:1似乎不錯
--output=jp2a_msjh.html 設定輸出檔為 jp2a_msjh.html
來源圖檔
[圖片上傳有問題,以後補傳]轉換後(這是抓下來存成的圖片)
[圖片上傳有問題,以後補傳]
如果想看實際轉出的網頁,我放在這裡:
http://yhlintw.googlepages.com/jp2a_msjh.html
最近一直在找一些自由軟體,也在尋找有沒有類似GHOST的自由軟體,
先是在自由軟體技術交流網找到了一套 g4u (意思是 GHOST for UNIX)
http://freesf.tnc.edu.tw/modules/news/article.php?storyid=1630
它的方式是可以利用ftp,將本機的硬碟資料完整的傳到網路上的ftp server上,
也可以反過來還原(當然它也可以針對本機 硬碟/分割區 對拷)
試用了一下,其實是不錯的,因為它用 dd 去存取整顆硬碟的資料,
所以不管你硬碟上是什麼樣的檔案系統(ext2,fat32,ntfs.....)、作業系統 都沒差,
反正就從硬碟頭到硬碟尾完完整整的拷成一個檔案(可壓縮),再上傳。
但是相對的,所花的時間就多(因為它不能判硬碟的某部份有沒有資料,
而且有些硬碟上檔案看似刪除了,其實還留在原地(除非真的清空)。
為了時間與空間的考量,還是找一個認識不同檔案系統的軟體好了,
網路上找到一個叫 Partimage 的東西(應該是很出名吧,不過我是找了才知道的)
它可以處理大部份的檔案系統
stable:ext2fs/ext3fs,Reiser3,FAT16/32,HPFS,JFS,XFS
beta:UFS(Unix File System),HFS(MacOS File System)
experimental:NTFS (←網站上說,ntfs只要能成功做成image的,就能成功還原)
不過,它只能在 Linux/Unix 環境跑,但我想備分/還原的是windows分割區,不想為此重灌,
還好網路上也有人做了一片系統救援Live-CD,裡面已經包含Partimage了,真是太好了。
SystemRescueCd(Partimage網站上推薦這一個)
下載後燒錄後,是一片可開機的linux環境的救援光碟片,
裡面包含了許多工具(但我主要是用partimage,還有開機時可以打 freedos 可以進入freedos),
網路部份只要網卡設定好,ftp smbmount 都是可以用的,
使用SystemRescueCd裡的partimage做備份和還原
*光碟開機,直接按Enter進入就可以了(也可以先按F2,F3..看其他的選項設定)
*會停在設定鍵盤的畫面,我都是選英文鍵盤--41
*設定網卡
+開完機後,如果有DHCP的話,應該網卡已經設好了,先用 ifconifg 看一下
+如果沒有DHCP,手動設定參考如下:
-如果要手動設定以eth0為例, ifconfig eth0 192.168.0.xxx netmask 255.255.255.0
-如果會連到其他網段,請記得,route add default gw 192.168.0.xxx (其中xxx為gateway ip)
*mount放image的磁碟機,我是做一個叫 mnt 的目錄啦 (mkdir mnt)
+較新的版本好像可以用 ftpfs...但我用起來怪怪的,故不使用
+usb硬碟(接上去用dmesg應該可以看到它抓到什麼名字,我用的版本抓到 /dev/uba1)
-mount -t vfat /dev/uba1 mnt/
+網路上的芳鄰(假設分享名稱是abc)
-smbmount //192.168.0.xxx/abc mnt/ [ -o username=YourWindowsAccount ]
*這時 mnt 裡就可以 存/讀 硬碟image檔
*cd mnt 後,直接執行 partimage ,再來看是要備份或還原,就照該程式的說明了
因為有簡單的操作介面,應該是看得懂才對。
如果是作成 image 檔,假設檔名叫 hda1.gz,每600MB分割一個檔,則會生成
hda1.gz.000 , hda1.gz.001, hda1.gz.002.......
還原時,要打完整的第一個檔名,如 hda1.gz.000,接著它會自動依序處理 001 , 002....
Partimage也可以當server,讓10台電腦連進來做 備份/還原 ,一些記事如下
*程式名稱 partimaged
*該server的所在電腦,主要是提供 存/讀 images
*使用者名稱要加入 /etc/partimaged/partimagedusers (權限600)
*上述使用者名稱必須是系統的使用者(在/etc/passwd裡有名字的)
(不過,我執行遠端還原時也沒問我帳號密碼啊……是因為我用root嗎?)
*預設port是4025
*最好在「放images」的目錄裡才執行 partimaged ,因為它會把執行的目錄當成遠端連進來的預設目錄(算是為了方便起見)
題外話:關於備份 MBR 順便也做了實驗 (怕以後忘了,還是寫一下吧)
dd if=/dev/hda of=mbr count=1 bs=512
以上指令可以把hda(第一顆ide硬碟)前512bytes備份成一個叫 mbr 的檔案
反過來,如果要把mbr檔案寫回硬碟的指令是
dd if=mbr of=/dev/hda
後來網路上查了一些資料,發現其實mbr只有前 446 bytes
再來的 64 bytes是硬碟分割表... 446+64=510..那剩下兩個bytes呢?
是 55 AA 代表結束吧!?
做了簡單的實驗,先把分割狀態用紙筆抄起來,然後
dd if=/dev/zero of=/dev/hda count=1 bs=512 (小朋友不要學喔)
好,當然是毀了(連最後的 55 AA 都沒有 ^^),
用 fdisk /dev/hda 時會告訴你分割表有問題,它可以修復,ok就讓它修吧,
順便手動填入剛才抄下來的分割狀態,重新開機,退出光碟
………………慘了,c槽開不了機(我有設定可開機,果然mbr是不能亂玩的)
再把SystemRescueCd放進去重新開機
開機時進入 freedos,然後下 fdisk /mbr (早就想玩這個指令了)
再重開機,還是先進SystemRescueCd,把前512bytes拷成檔案來看
發現分割表還在…而前446bytes也有一些東西在裡面了,
所以,dos裡的 fdisk /mbr 這個動作,應該是把mbr(前446)還原掉。
(我以前一直以為這個動作會連分割表都清除……原來不會啊……呵)
再重新開機,退出光碟,又可以正常的從 c槽開機了(原來mbr要正常才會去找c開機)
--
g4u網站:http://www.feyrer.de/g4u/
Partimage網站:http://www.partimage.org/
SystemRescueCd網站:http://www.sysresccd.org/
架設一個 Apache + PHP + MySQL 的網站,對我自已來說應該不算是太難的事,
但是如果有人把這些全部整合起來,
安裝步驟只要「下載」→「解壓縮」→「啟動」然後就都好了,
移除步驟只要把該目錄「刪除」就能完全清乾淨,
有這種程式的話,為何不使用呢 ^^
XAMPP就是這樣的一個程式
http://www.apachefriends.org/en/xampp.html
目前可以下載以下作業系統的版本,
Linux(tested for SuSE, RedHat, Mandrake and Debian) ← 這個版本舊稱是 LAMPP
對我來說主要是 apache + php + mysql + phpmyadmin + proftpd ......
Windows(98, NT, 2000 and XP)
有Basic版和Lite版
對我來說主要是 apache + php + mysql + phpmyadmin + filezillaServer + ......
Mac OS X
- - - - - 分隔線 - - - - -
目前我己用過 for windows的 basic和lite版,
放在隨身碟裡可以把 phpBB 灌進去帶著跑。
不過預設的啟動方式,會有一些安全性的問題,在網站對外開放前要自己注意一下,
*MySQL root 帳號沒有密碼
*MySQL 可經由網路存取(非限定在本機)
*PhpMyAdmin 可經由網路存取(非限定在本機)
*範例檔可經由網路存取(非限定在本機)
*(linux)ProFTPD的nobody帳號的密碼是已知的。
*(linux)MySQL和Apache使用相同的使用者nobody
*(windows)Mercury和FileZilla的使用者是已知的。
--
相關網站,其實我是從:
http://portableapps.com/
知道XAMPP的 :)
看起來有點像是被打上馬賽克的感覺,一直在懷疑那張圖到底是什麼意思。
直到今天上了某個中文網站,也看到類似的圖片,上面的說明是「我的 QR Code」,
看來那種東西叫做 QR Code(Quick Response Code)。
從網路上查詢一些資料後,那現那種圖片其實就是「條碼」,不過不是平常在使用的條碼,
而是「二維條碼」,似乎日本已大量在使用?
看來我是落伍了……
比起平常使用的條碼,QR Code可以放入更多的內容。
順便也在網路上找到一個可以線上產生QR Code的網站(如下)
http://nfggames.com/system/qrcodegen.php
馬上試用(如下圖,內容是「Hello World!! 換行 後加本blog的網址」)
不過,我手上沒有可以解QR Code的東西(例如手機)
所以也不能試啦,就等著以後台灣也流行時再來使用吧。